美食一开始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在居住地找到和加工的饱腹之物,日积月累,承载了一方地域生活的变迁,呈现今天的样貌。
每个地方的美食,有每个地方的味道。承载着乡愁记忆,有时候也是一道从胃到心的治愈剂。今天就来讲讲平时我们常吃的美食背后有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吧!

过桥米线
古时候有位秀才,经常去湖心亭内读书,其妻每次送饭菜来时都要经过一个桥。秀才往往因学而忘食,以至常食冷饭凉菜,身体日渐不支。其妻焦虑心疼,回家后用砂锅加鸡汤煮了米线给秀才送去。谁知,秀才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忘了吃,当她拿起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,不仅保温而且更加美味。后来秀才高中,都问他有什么秘诀。他笑笑说,都是过桥米线的功劳。

夫妻肺片
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,成都人郭朝华和妻子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,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,走街串巷,提篮叫卖。
由于选用牛肉铺的边角料做食材,价格便宜、味道好,颇受欢迎。人们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“夫妻废片”。因为“废片”二字不好听,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,便取‘废’的谐音‘肺’,改名为“夫妻肺片”。后来,他们发现牛肺的口感不好,便取消了牛肺。

老婆饼
相传,元末明初期间,元朝的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,人民被压迫被掠夺得很严重,全国各地的起义络绎不绝,其中最具代表的一支队伍是朱元璋统领的起义军。
在起义初期,因为当时战火纷纷,粮食常常不够用,军队还须东跑西走地打仗,为了方便军士携带干粮,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想出了用小麦、冬瓜等可以吃的的东西和在一起,磨成粉,做成了饼,分发给军士,不但方便携带,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吃,对行军打仗起到了极大的帮助。这就是老婆饼的始祖了。

梅菜扣肉
很久以前,有一天山洪暴发把桥给冲断了,阿牛打柴回来,见有个姑娘过不了河,于是就牵来水牛送她过了河。后来两人相爱了,但姑娘作为天上仙女总是要被召回的,临走送阿牛一包菜子并授之以做菜干方法。姑娘名叫阿梅,菜干就叫“梅菜”。
梅菜扣肉被誉为“天仙配”,扣这个烹饪专业术语也的确很奇妙,它像极了由爱情转型婚姻的一刹那:“两口子”爱情的火候若不够,扣也白扣。

提拉米苏
二战期间,一个意大利士兵要出征了,可是家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,爱他的妻子为了给他准备干粮,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、面包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,那个糕点就是提拉米苏。
“提拉米苏”在意大利文中的含义就是“带我走”,每当这个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时就会想起他的家,想起家中心爱的人。
编辑:伊妹


《好客伊龙》宣传片载味而来,畅游古窑食在伊龙,“吃·住·游·学·购·玩”全新体验品味升级,享受加倍!